□高桢 融媒体记者 赵杰
“这里的老人,绝大多数无儿无女,他们年老体迈,无人照顾,独自一人承受岁月的煎熬,可在他们内心,无时无刻地在渴望温暖、渴望亲情、渴望关怀,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只言片语的问候,也能让他们的心温暖很久很久。”
这是一位从事基层养老事业长达14年的管理服务者的心声——14年的坚持,首先是热爱,其次是热爱,再者依然是热爱,只有怀揣仁爱之心,才能将这份热发挥到极致。
1982年出生的缪本如,来自肥西县,2010年3月入职安徽省社家老年服务中心,先后从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社区养老集中日托照护服务,2020年,被社家中心选派到肥东县古城镇养老服务中心,担任行政院长。
我以我心伴夕阳
作为公转民,以社会化运营身份加盟安徽省肥东县乡镇养老服务事业,是安徽社家养老服务企业一个主打品牌,而作为其分支机构之一的古城养老服务中心,则成为缪本如独自担纲的最前沿。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养老改革趋势,原先的“515”乡镇敬老院,大都走上了公办公营转型公办民营之路。新的环境、新的服务对象、新的服务团队,一切的一切均需要缪本如心思缜密来对待,面对一个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她深知肩上这副担子的分量和责任。
为了迅速融入全新环境,无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缪本如总是面带微笑、热情服务。凭借她朴实善良、为人诚实、乐善好施的本性,把养老中心完全当成自己的家,从照顾100多位老人衣食起居做起,从谋划丰富老人精神文化入手,从解决老人一点一滴开始,事必躬亲。经过她如春风细雨般的呵护,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明显上了一个台阶,老人之间的纠纷、不满、意见少了,安全意识、文化生活、思想交流、生活质量提高了,大到看病问医,小到每日看望,缪本如像一个陀螺穿行于服务中心的角角落落。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这行干的时间久了,已经习惯了老人们的陪伴。”老人们一句:“我们的天使来了”,让缪本如沐春风。
对于多年与家分离的状态,缪本如心里还是酸酸的,毕竟家里的一切自己搭不上手,院里的老人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休息时间,无论是节假日还是特殊时期,她始终以岗为家,倾心老人的一举一动。缪本如深知,自己所在这个服务中心的老人们,绝大对数属于五保老人,他们大多数到了风烛残年,身体弱,自理能力差,加上一些患有老年痴呆、帕金森、全瘫等特殊疾病的老人,时时刻刻都需要耐心细致的照顾和陪伴,工作难度之大难以想象。缪本如说:“从具体服务到全程管理,自己就是一个实践者,只有本着服务无亲疏,天下高龄皆父母信念,才能真正填平情感上的鸿沟,与老人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缪本如习惯在老人一日三餐中出现在他们的身边,就饭菜的质量、口味、意愿询问老人,了解他们的饮食需求,针对老人提出的建议,及时召开膳食委员会,合理搭配好一日三餐的膳食,保证老人的营养均衡。“因为喜欢所以坚持”,缪本如坦言,自己十几年的养老工作经历,让自己热爱上了这个职业,爱上了这些老人……
她就是一个天使
将缪本如比作天使不止一个院民,有一位是养老中心的盲人草根艺人,名叫王信德。作为一位老院民,王信德经历过数位院长,他说:“在以前,服务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吃饱穿暖住安全。现在,缪院长不仅在这个层面做得好,更在心理疏导上,为老人舒筋活络,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是我见过最认真最负责的一个。”王信德显然对缪本如的工作精神非常赞同:“在我心里,她就是天使下凡!”
天使的称谓,还来自一名院民的几位子女之口。许女士在入住之前,已先后入住过好几个养老机构,怎奈基本上都在入住几天和一个星期左右,便被院方劝退,原因是老人家小脑萎缩且有狂躁症,每天都会有几次躁动胡乱说一堆,在一个地方安静不下来。许女士的子女们各自都有困难,抱着一线希望,子女们将许女士送到古城养老服务中心。面对喋喋不休的许女士,缪本如突然感到一种亲切感,孤独的老人,不就是喜欢有人倾听自己的倾诉吗?自打许女士来到院里,白天,缪本如带老人在各个楼道巡查消防安全和环境卫生,傍晚,有时带老人在广场上蹦蹦跳跳,有时和老人坐在一起,耐心听着老人的“絮叨”。在老人急躁时,她耐着性子安抚老人,不知不觉,老人已经习惯了缪本如守在身旁的日子,没有嚷着离开。一住几个月过去了,老人原本经常服药才能控制的病情,现在已经好了许多。子女们前来看望,都被老人惊人的变化所折服。“你就是一位天使呀,是你用一颗金子般的爱心,让母亲缓解焦虑,平复一颗脆弱的心”,子女们看到母亲拉着缪本如手那份依恋之情,纷纷举起大拇指。
一碗“起死回生”的米汤
“这是小米刚熬好的稀饭,我喂你吃一点,吃了,才有力气。”在特困五保老人柴文举老爷子的床前,缪本如一手端碗,另一手一勺一勺轻轻地给老人喂着米汤,渐渐地,缪本如发现,柴老爷子浑浊的眼睛里,晶莹的泪花在闪动……
先天性残疾瘫痪,卧病在床已经很久的柴老爷子,身体极度虚弱。谁料,一次小小的发烧感冒,把他折腾得奄奄一息,缪本如第一时间与其亲属进行沟通,由于病情特殊,亲属便有了放弃治疗的想法,但在缪本如的坚持下,还是将老人送到医院。因老人各方面原因和自身血管条件太差,打不了吊水,没住多久,医院便通知将老人接回。就在亲属们商量准备办理后事的时候,缪本如走进老人房间,面对米饭吞不下、稀饭咽不下,就连开水喝多了都呛的老人,缪本如熬煮了一小碗姜糖水,送到老人床前,将姜糖水一点一点滴到老人嘴角。可能是少量多次的喂饮,让老人渐渐有了味觉,缪本如开心极了,随即交待厨房熬煮稀一点的稀饭,自己又接连给老人进行喂饮……
为了给老人增加营养,缪本如自掏腰包买来瘦肉和排骨,每天多次把炖好的汤端给老人喝——她的坚持,终于将柴老爷子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
视每位老人如父母
“对待工作,我会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尽责;对待老人,我会像子女对待父母一样尽孝。”这是缪本如写在工作日志上的一句话,也是她心灵的真实流露。
新立社区特困五保老人倪明权患有哮喘肺气肿,腰椎间盘突出,高血压等疾病,多次在犯病的时候,送往医院急救。一次,在老人居住区域负责的护理工跑来告诉缪本如,倪明权老人早上没吃饭,中午也不愿吃饭。听到此消息后,缪本如随即放下手中的事,直奔倪老的房间,经过细心询问,得知老人最近身体不舒服,想想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便想着绝食。听了老人发自心里的绝望,缪本如心里别提多难过。从中午开始,缪本如就和老人一道拉家常,梳理老人思想,经过缪本如的耐心沟通,老人稍有改变,从开始的满面愁容,到后面眉头舒展。见此情景,缪本如连忙冲泡一碗藕粉,端给老人吃,见到老人品尝藕粉时的样子,一颗久悬的心终于放下。“缪院长就是一个天使,是她让我对生活又有了新的念想。”倪明权老人每当提起这件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爱老敬老是传统美德,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能让养老服务中心的孤寡老人们精神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院内通过每周组织趣味创意活动,让老人们动起来、唱起来、参与进来,为老人晚年生活装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