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强
开垦除草,播种育苗,细细观察,悉心栽培……日前,经过两个多月的劳动和维护,肥东店埠学区中心学校的“紫藤园”劳动基地里的小青菜、大蒜、莴笋、香菜等,又迎来一波大丰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参与劳动体验,更珍惜劳动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小农人”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采摘、包装,并来到校园门口,做一场别开生面的蔬菜义卖活动。
校门外“小农人”支摊义卖
初冬的上午,在店埠学区中心学校“紫藤园”劳动基地里,一笼笼小青菜、大蒜、莴笋、香菜绿意盎然。在老师的带领下,该校六年级部分学生面带喜悦采摘着。室外的缕缕寒意,丝毫没有降低孩子们的劳动热情。只见他们熟练地从地里拔出小白菜,择去菜梗,摆放成堆,再分别装袋。孩子们边劳动边说笑,整个劳动基地热闹而井然有序,很快就收获近50袋蔬菜。
下午放学时分,在课题组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把一袋袋蔬菜提到校门外的临时“摊位”。早已等候在此的另一组“小农人”,则早早精心绘制了精美黑板报、一目了然的蔬菜价位表。看着眼前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蔬菜,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小小销售员”,大声叫卖起来。“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这是我们亲手种植并采摘的蔬菜,没有打农药的纯绿色蔬菜,大家快来买啊!白菜两块钱一袋,香菜4块钱一袋。”
听着孩子们稚嫩的吆喝声,不少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以及过往行人纷纷走上前。“哟,这个蔬菜很新鲜啊!”“白菜两块钱这么一大袋,真划算,关键还是纯绿色的。”不大的“小菜市”瞬间热闹起来,吆喝声、询问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伴随着一袋袋蔬菜的递出,一旁的孩子们则分工协作,仔细而又认真地进行着收账报账工作。
田间课堂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据了解,早在去年9月,店埠学区中心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学校实际相融合,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将位于学校少年宫前的一块建筑垃圾堆放地利用起来。通过平整土地、增加营养土、播撒有机肥等方式,开辟出占地面积40平方米左右的“紫藤园”劳动基地。
劳动基地实行责任田制度。来自该校五、六年级的18个班,各自认领一块地。在课题组老师的带领下,种植各种时令蔬菜以及农作物,全程参与松土、播种、施肥、拔草、采摘,直至最后的义卖。
“我们开发这个‘紫藤园’劳动基地的初衷,就是争取让学校的每个学生在毕业之前,能够参加一次劳动基地的劳动,让他们有劳动的体验,接受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的劳动品质和精神,在田间课堂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店埠学区中心学校副校长白玉叶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利用本次义卖所得,采购一些农作物及时令蔬菜种子,然后带着孩子们一起种植。等到收获后,再将这些农作物捐赠给养老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