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兴 融媒体记者 赵杰
眼下,在肥东县虹顺蓝莓合作社基地,迎来一年中最甜蜜的时节,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农耕文化,共享田园乐趣。
走进虹顺蓝莓基地,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蓝莓林。微风拂过,蓝莓枝叶轻轻摇曳,枝头挂满乌紫油亮的蓝莓,宛如一串串蓝宝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让人垂涎欲滴。
“90后”新农人返乡种蓝莓
虹顺蓝莓合作社负责人朱朕于1990年出生,是一名“海归”,又是回乡创业大学生。高挑身材,戴一副眼镜,显得年轻沉稳精干。2015年,朱朕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毕业,2016年回国,并在上海一家保险公司工作。2018年,他辞职回到农村创业,在父亲支持下,发展蓝莓产业。
“8年前,父亲在村里流转土地160多亩,开始种植蓝莓,并实行了‘三通’,即通路、通水、通电。前两年,由于父亲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导致果园投资成本过大,收效甚微。后来,父亲让我来管理果园,毕竟我是学会计专业的,对经营果园投入产出与成本核算比较了解。从那时开始,我就与这片蓝莓果园相依相伴,朝夕相处,在乡村沃土里开始‘淘金’。”朱朕向记者感慨地说。
该合作社采用游客进园自由采摘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采摘成本,更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基地的蓝莓个个饱满多汁、风味独特,且纯天然无农药,备受游客青睐。
“我们是朋友介绍来的,说在5月20日后这里就开园采摘了,所以,我就和亲友约好一起来了。”来自巢湖市的游客张女士一边采摘一边笑着说道。
品质好自然“钱”景广阔
谈起种植蓝莓的前景时,朱朕激情满怀:“蓝莓种植,需进一步提高土壤里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阳光要充足,灌溉排水条件要跟上。蓝莓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鞣花酸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可以作为鲜果销售,也可加工成果干、果汁等,深受消费者喜爱和追捧。”据透露,该蓝莓园先从土壤改良上下功夫,从东北和云南拉些土过来,还加进去一些松针、锯末等,蓝莓园的基肥全部是羊粪等农家肥和饼肥。
刚接手蓝莓园时,销售并不顺畅。2021年,朱朕种植蓝莓每天产量有3000多斤,可只能销售1000斤左右。虽四处奔波,但销售还是不畅,整天吃不香,睡不好。幸亏在肥东县商务局相关人员指引下,朱联通过电商平台,自当推荐官,每天将“蓝莓君”果子制作短视频、抖音和微信群对外发布。之后,蓝莓园一下子火了,朱朕的蓝莓订单应接不暇。从那以后,朱朕干劲十足。“在蓝莓的日常管护上,采用果园生草技术,来改善果园小气候,采用物理方法预防蓝莓病虫害,基本不打农药。只有品质上去了,加之电商又跟上去了,才能卖出好价钱,才能有更广阔的市场。”
给“蓝莓君”赋予高科技
2024年6月,朱朕将蓝莓基地延伸到响导乡蒋祠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并签订承包合同250亩土地,首次种植60多亩“蓝莓君”品牌产品,均采用现代搭载的脉冲式滴灌系统,自动补充定制肥液。在5G物联网的加持下,他通过手机就可以掌握蓝莓生长的实时动态,实现蓝莓“根系渴了就补水、营养不足就补充”的精准供给,达到高产早产。如今,虹顺蓝莓合作社的蓝莓主要销往合肥、杭州、上海等长三角地区,预计2025年产值300万元,解决当地和周边6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对于朱朕来说,下一步,他还计划联合村集体合作社,以蓝莓产业为轴心,辐射出多元融合发展的场景。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一股坚持不懈的力量。对于奋斗者来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期望这位“90后”新农人的生活和事业,就像硕果满枝的蓝莓,越长越旺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