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创业十多年,外来种植户们感受“肥东温暖”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肥东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创业十多年,外来种植户们感受“肥东温暖”
  方传喜和妻子正在装箱

  曾令伟的家人也已在桥头集扎根

  曾令伟正在搬运打包的小青菜

  人勤春来早

  这里的叶类菜供应合肥各大商超

  蔬菜分拣称重后销往超市

  □融媒体记者  赵杰  张宇泽

  人勤春来早,万象始“耕”新。这段时间,在肥东县桥头集镇国光社区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种植户们紧跟春光,抢抓农时,投身农业生产,奋力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

  走进该产业园的合肥绿悠悠农业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种植户方传喜正在和工人们采摘小白菜、毛白菜、乌菜等叶类菜。小方来自霍邱,从2016年来到肥东县桥头集镇,在肥东已经待了9年。经过打拼,如今,方传喜的叶类菜种植已做得小有规模,同时,他的一家老小都搬到了肥东,用方传喜的话说:“肥东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叶类菜种植亩产一年3万斤

  天气渐暖,走进合肥绿悠悠农业专业合作社仓库,只见工人们正在对各种叶类菜进行称重包装。“年前我们种下的500亩毛白菜、乌菜等十余种叶类菜,在多层覆盖的保温措施下安全过冬,提前半个月上市,供应各大商超。”方传喜告诉记者,春节后,他又扩种了黄瓜、丝瓜等蔬菜,预计到3月底可上市。

  凭借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如今的方传喜在种植蔬菜方面是“一把好手”。在他承包种植的温控大棚里,各类蔬菜长势正旺。“这些年我种的全是叶类菜,相比其他蔬菜,种叶类菜风险小、见效快,一个棚一年至少能出七茬菜。一般来说,夏季蔬菜生长较快,28天左右即可采摘。冬季慢一些,大约45天成熟,一年亩产能达到3万斤。”说起蔬菜种植,小方如数家珍。

  从刚来时的100亩不到,到现在的1000多亩,方传喜的叶类菜种植规模逐年递增。如今,他把其中大部分承包给当地农户,小一点的承包不到10亩,大一点的承包也有超过30亩的,一亩地的纯利润能达到5000块钱。据透露,如今方传喜这里的承包户有六七十户,加上工人,忙碌的时候,每天有超过300人在这里干活。

  外来种植户感受“肥东温暖”

  今年春节,方传喜还是跟往年一样,留在肥东过年。其实,对于小方来说,也就除夕和正月初一两天,他和家人在一起休息放松一下。从正月初二开始,方传喜便开始备货了。

  一家老少,虽说每天忙忙碌碌,日子过得倒也充实温馨。方传喜自然负责蔬菜生产、采摘、销售等全过程。妻子孙文静除了帮助打理合作社事务,还得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小方的父母一边在这里干干活,一边还负责买菜做饭。

  来肥东将近十年,方传喜一家人已经适应了当地生活,他尤其感恩当地政府的照顾。“政府给我们种植大户有补贴,平时要是遇上缺水断电的情况,政府部门也会第一时间给我们解决问题,社区还帮我们介绍许多客户呢。”小方说。

  这段时间,也是合作社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时候,1000多亩地,每天出菜量能达到50吨。除了承包户们自己对各种叶类菜进行销售,方传喜还专门找了两个驾驶员送货,一天从早到晚,送货车至少要跑个五六趟。

  带动村民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桥头集镇,像方传喜这样的外来种植户可有不少。同样来自霍邱的曾令伟,到肥东桥头集已有10个年头。与小方一样,曾令伟也是一直从事叶类菜种植。在肥东发展十年,如今,不仅小曾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已在肥东安家,父母也来到身边。截至目前,从云南、江苏、六安、霍邱等省市县来桥头集镇种植大棚蔬菜户达450余户,其中,居住5至10年以上种植户达200余户。他们既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又解决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社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交通便捷,区位条件优越。近几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社区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发展现代农业,以租赁的方式吸引农业达人到社区,做大做强现代科技农业。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继续探索更多的产业发展模式,带领村民走向更加富裕的生活。”国光社区党委书记王禹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社会
   第05版:社会
   第06版:镜像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关注
“肥东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肥东社会05“肥东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2025-03-04 2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