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大福祉”,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保证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能够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有关生活救助待遇。着力解决好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落实重度残疾人“分户施保”政策。优先照顾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城市贫困残疾人家庭享受城市廉租房,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机动车燃油补贴。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免费办理公交乘车卡,为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养老保险给予补贴,为各种形式就业残疾人员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加强与慈善协会、红十字会等单位联系,积极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
营造“大格局”,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健康中国建设中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指示,努力将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纳入政府工作“大格局”去思考和谋划。尽快取消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度,争取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肥东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政府购买服务招标进程,全面开展康复项目等。不断提高精准康复的服务水平、覆盖率和满意度。开展一次辅助器具服务能力大提升行动,使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残疾儿童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加强对辅具的科学管理,加强乡镇残疾人协理员、村助理员辅助器具适配知识培训,建立辅具大数据库,努力“让数据多跑路,让残疾人少跑腿”,不断提高辅助器具服务水平。
注重“大创新”,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扶持服务。就业是残疾人脱贫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进程,不断创新辅助性就业机构经营模式.确保到2019年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在20个乡镇(园区)全面覆盖,安置不少于400名残疾人就业。结合残疾人之家、残疾人工作站建设,积极争取安置不少于300名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担任残疾人之家和残疾人工作站专职助理员,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善于“大策划”,为残疾人提供精准脱贫服务。积极策划扶贫新项目,实施“扶贫助残百头小牛进农户”项目,加大“山羊助残防返贫”项目实施力度,加快残疾人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让更多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扎实推进电商助残脱贫,扶持典型引路。
(残文 本刊记者 顾雯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