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供销员奔走在服务“三农”一线
  “今年春蚕茧大概能收10万斤,目前已经收了8万斤,马上全部装车运往外地。这里是我们的下属合作社,现有入社蚕农340户。”6月13日下午,肥西县铭传乡聚星村蚕茧收购点外,肥西县官亭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郭传忠边组织蚕农搬运蚕茧边说。

  走进收购点的仓库,雪白的蚕茧铺满水泥地,这是蚕农们忙碌了一个多月的成果。谈及郭传忠,现场的蚕农们由衷感激。67岁的蚕农鹿立成从装运蚕茧的卡车上下来后笑着说,他家今年养了四张蚕,收了400多斤蚕茧,卖了6000多元。

  “以前都是自己卖,比较麻烦。郭主任带领大家成立肥西县丝路蚕桑专业合作社后,蚕种、蚕纸、蚕药都是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收购有保底价,我们只要把蚕养好就行了,收入有保证。除了养蚕,我还能在合作社打打工,一天收入200块。”鹿立成说。

  鹿立成的话代表了很多农户的心声。今年56岁的郭传忠是肥西县官亭供销合作社的一名老员工。从1999年挑起官亭供销合作社的担子以来,郭传忠坚持把“为农服务”作为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根本,让一个曾经濒临消失的供销合作社跃升全国供销总社基层社标杆社,书写了一段颇为传奇的奋斗故事。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基层供销社开始走下坡路。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这里是一派破败景象,经营活动停业多年。”忆及当初,郭传忠感慨地说。

  郭传忠在坚守,更在探索。2004年,全县供销社全面改制之际,郭传忠带领社一班人将目标锁定在当时唯一的存量资源——19.19亩土地上,与开发企业洽谈,对存量资产进行整体开发盘活。

  两年后,这一决策让官亭供销合作社满血复活。2007年,一幢有近50套房的住宅楼落成,让搬迁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与此同时,我们合作开发建设了一个集商贸、住宅、农贸市场为一体的‘供销商城’,供销社获得了5000多平方米的商业用房。”郭传忠介绍,以“供销商城”为中心,合作社创办了官亭供销社综合服务社,全力为“三农”提供服务,涉及技术帮扶、生产资料、种子农药、鲜活农产品交易等。

  近年来,官亭供销合作社又与一家公司联合建设了一家面积1600平方米的综合超市。“周边农户的农产品,比如鸡蛋、蔬菜、水果都可以进入超市销售。”郭传忠介绍。

  结合当地资源,郭传忠还因地制宜,领办了“丝路蚕桑合作社”“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拓展了农村增收途径,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其中,蚕桑合作社桑树种植面积已达5000多亩。合作社还与蚕农签订购销协议,协议种植面积近1万亩。

  “经过多年发展,供销社总资产已达1.2亿元。我们将继续做好服务‘三农’这篇文章,进一步把供销社做大做强。我们准备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蚕丝被深加工,提升蚕桑产业附加值。”展望未来,郭传忠如是说。

  (《合肥日报》6月20日一版  王意茹  本报记者  华新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政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第十个全县党员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七一”特别报道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社会
   第08版:广告
矢志公益志愿服务 张黎明“毫无保留”
老供销员奔走在服务“三农”一线
肥东要闻06老供销员奔走在服务“三农”一线 2019-07-01 2 2019年07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