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刊讯 近年来,撮镇镇人大主席团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关于人大工作的有关精神,以搭建高效履职平台、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为抓手,以沉下去、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意为落脚点,着力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合理调整,优化布局,坚持把代表履职平台作为联系群众和选民的重要载体加以打造,全面考虑选区位置、选民人数分布等因素,按照就地就近、方便选民和群众的原则,设置代表联络工作站、代表小组活动室,并在全部15个社区设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点,实现代表履职平台全覆盖。
统一标准,规范建设。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指导意见,在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中推行“六个有、十个有”标准化,并在首批社区“室、站、点”建设的品牌示范辐射效应和推广瑶岗社区代表履职平台“样板站”基础上,大力推进全镇所有社区“室、站、点”一体化建设。
建立制度,完善体系。为保障活动开展常态化、制度化,制定了“三项制度”:即“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制度”。结合社区“网格治理”工作,创新打造“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代表网格”,按照每位人大代表就近联系8-10名选民代表,构建“工作站-人大代表-选民代表”三位一体、无缝对接的网格体系。“选民代表议事会制度”。每月14日召集选民代表召开代表议事会,由选民代表将辖区选民的“心声”带到会上座谈讨论,汇总形成“代表意见建议库”,同时向选民代表介绍社区的重要工作安排等,对群众关注的民生实施项目,为选民代表答疑解惑。“‘坐诊+巡诊+网诊’联系选民制度”。一是代表每月在人大工作站、联系群众点“坐诊”,接待选民群众,听取收集民意。二是代表定期“巡诊”,每月与选民代表面对面对接沟通,变“坐等上门反映”为“主动上门服务”。三是针对选民代表、群众在微信或电话中反映的问题,代表及时“网诊”,实时了解掌握,重要情况第一时间转报社区党委。同时,深入开展“镇人大代表创先争优活动”,激发更多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和社区人大兼职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
探索创新,彰显作用。每月4、14、24日为代表接待选民日,各站点提前3天在选区张贴公告,代表当日与选民零距离进行交流,并做好接访、回访记录。同时,县、镇人大代表小组围绕镇域重大事项和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等问题,每季度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等活动1次,并积极探索驻镇县、镇两级代表联动模式。此外,定期组织代表学习时事政治、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每年开展1次镇人大代表培训,为代表“充电”,增升其“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法律实施、汇聚智慧和力量、积极建言献策”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截至目前,该镇有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各3、30、91名,共建立县、镇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室各2个、5个,以及5个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15个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点,已成为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连心桥”、反映群众期盼诉求的“直通车”、维护社会稳定的“减压阀”、代表履职能力提升的“加油站”。
(全媒体记者 王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