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不少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关爱和呵护,大多处于监管真空。而随着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保护工作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我国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好转,留守儿童人数也逐年大幅递减。
肥东,是全国劳务输出大县,也是全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创建示范县。连日来,记者先后奔赴肥东县部分乡镇、社区走访,见证了留守儿童的别样暑假生活。
专干“妈妈”:倾情关爱不寂寞
七月的肥东,骄阳似火,热浪袭人。
临近晌午,肥东县店埠镇镇西社区的留守儿童专干刘芳,忙完留守儿童季度报表更新后,便顶着烈日匆匆忙忙赶往三里之外的王成(化名)家里。
今年15周岁的王成,是个苦命的孩子,早年父亲车祸去世,母亲随后改嫁,自幼跟着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2017年7月初,走上社区留守儿童专干岗位不久的刘芳,很快了解到这个情况,将其作为服务的重要对象,此后她便成了王成家里的常客。
刚迈上门槛,77岁的爷爷王文金就听见刘芳急促的脚步声和喘息声。抬手招呼间,他扭头向里屋的孙子喊道:“王成,你的专干妈妈又来看你了!”话音刚落,王成欢快的身影如离弦的箭一样,从屋里冲出来……
“刘妈妈你来了,热不热啊?”一见刘芳,王成腼腆地叫着,心疼地拉着刘“妈妈”在沙发上坐下。刘芳也疼爱地抚摸着王成的脑瓜,仔细询问起中考志愿填报情况,鼓励他要利用暑假空闲时间,多复习薄弱课程,预习高一新课知识,为新学期的开学做好准备。同时,不忘叮嘱他外出时,注意防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母子”俩其乐融融的场景,触动了爷爷王文金久藏的心事。他满怀感激地告诉记者,我和老伴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以前能做到的,也就是给孩子做做饭,其他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哦。孩子的作业我们一点也看不懂,辅导班更上不起,考试成绩出来就只知道他考多少分,也不知道怎样帮他提高。加之隔代教育,我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所措。
唠起刘芳,王文金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眼里充满希冀。他掰起手指,说道起刘芳的好来。自从社区里有了刘专干,她便三天两头来帮忙照顾,一进门就问“伢可来家了”,就像孩子的母亲一样,我们老两口特别感动。今年中考前,得知王成生病了,刘专干还特意买来牛奶等营养品给他补身体。转眼两年多的时间,孙子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也乐观自信起来,成绩也比往年大幅提高,只是心里装了个专干“妈妈”。
“可不是嘛,我从来就没有看见过哪个对孙子这么好的人,现如今,王成已经考上了高中,我们也省了很多心,这些也都得感谢刘专干感谢社区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75岁的老伴陆维芝忍不住插话,满眼笑意,满脸感激。
不知不觉间,到了依依告别的时刻。返回社区的路上,刘芳向记者袒露,我也是一名留守儿童专干,更是一个做母亲的人,巧的是王成与我的孩子同龄同时入学,不同的是王成家境贫寒命运多舛,所以当见到王成的那刻起,心里满是爱意亲情,自然而然地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去对待。
随行的店埠镇农村留守儿童保护专干督导员黄凌云告诉记者,像刘芳这样的“专干妈妈”,目前在店埠镇有34名,基本覆盖了每个社区,这些留守儿童专干“妈妈”每天都会上门探访,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适时针对需求提供服务和帮助。
除了配备留守儿童专干负责留守儿童工作以外,店埠镇还依托社区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各种特色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陪同采访的店埠镇宣传委员王红如是说。
留守之家:多彩生活不孤单
早上8点,刚吃罢早饭,6周岁的黄依诺就拉扯着奶奶的衣角,嚷嚷着要去社区科普馆。
走进店埠镇镇西社区留守之家的科普馆里,记者看到1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10多名小朋友正在各类科普仪器前,忘情地探索科技奥妙,尽情地享受科技带来的乐趣。
隔壁的四点半课堂上,肥东六中的张贤刚老师,正在为社区的30多名留守儿童和家长,开展儿童防拐教育宣传讲座。通过儿童拐卖PPT讲解、分享拐卖案例、总结防拐小常识、学习防拐儿歌,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来到该镇新城社区,远远的就听见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起,10多名小朋友在留守专干肖宏的带领下,捂住口鼻,弯腰下楼,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另一侧,身穿消防服的张奥辉小朋友,正指挥三名小小消防员,手提灭火器进行模拟演练灭火。
而在距离县城20公里以外的八斗镇花张社区街头,一场以“垃圾分类我先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20多名留守儿童在党员志愿者带领下,向周边的群众散发垃圾分类宣传页,宣讲农村垃圾分类常识。在该社区留守儿童之家里,安徽非遗传人江义阔,正在向留守儿童传授安徽大鼓技艺。
赶来的八斗镇副镇长张本明介绍说,八斗镇是肥东较为偏远的乡镇,也是留守儿童最多的乡镇,全镇现有留守儿童237人。为活跃留守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充分利用镇村里的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确保孩子的假期生活五光十色。
近年来,肥东县不断加大留守儿童之家阵地配套建设力度,做到有活动场地,有仪器设备,有文体器材,有宣传阵地,有特色的项目。店埠镇34个社区,个个都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设有阅览室、乒乓球室、亲情室、心理咨询室。每个阅览室购置了千余册图书,以供留守儿童阅读。亲情室里不仅有亲情电话,留守儿童还可以在这里和父母免费视频通话,同时设置了“心语心愿”专栏,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心愿写在便签纸上,贴在“心语心愿”宣传栏上。各社区也会根据不同时期,定期开展各种主题文娱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留守流动儿童课外文化生活需求。
精准施策:多方发力不缺位
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充实而难忘的暑假生活,对于今天的肥东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已经不再是奢望。
采访中,记者也欣喜地发现,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留守儿童这类特殊群体,各级各部门更是将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到“精准扶贫”的清单中,积极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从而形成全面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合力。
家住店埠镇镇西社区的俞飞(化名),属于一级智残,父亲4年前因患肝胆癌去世,母亲庞智障,缺乏劳动能力。社区专干及时为其申报低保,每月获得1086元低保金救助,社区志愿者经常上门开展服务,为小俞飞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店埠镇副镇长陈振兴说,店埠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设立了店埠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心,成立了店埠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店埠镇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围绕本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现状、急需解决的问题、儿童关爱保护措施等方面,积极开展困境农村留守儿童按政策实施救助,兜底保护重点保障,确保困境儿童生活无忧。
肥东县民政局提供的最新数字显示,截至2019年6月,肥东在册农村留守儿童2706人,困境儿童(残疾、低保、建档立案贫困户)4707人,孤儿319人,相较于2017年的留守儿童注册数4045人相比,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大幅减少。
据悉,近年来肥东县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契机,努力提升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水平。2017年起每年财政投入1235万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按照每人每年3.5万元的标准,在全县20个乡镇(园区)331个村(社区),配备353名督导员和留守儿童保护专干,确保每个村都有1名专干,每个乡镇都有1名督导员。今年以来,该县又投入52.96万元,分四批次对全县保护专干和督导员进行业务培训。
肥东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心主任陈良斌说,过去留守儿童保护工作都由其他村干部兼职,现在有了“专人”负责,进行网格化管理,服务也更加专业。目前,全县已经构建起“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格局,建立起以家庭监护为基础,政府托底为支撑、社会关爱为补充的救助保护服务工作体系,真正为留守儿童织就一张保护网,使他们安全无虞、生活无忧、快乐无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