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肥东,是一方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在这方富有革命斗争精神的土地上,上演过一幕幕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诗,无数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坚持开展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对敌斗争,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战歌。
红色记忆时刻不能忘,红色基因须臾不能丢。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特此推出《肥东党史》系列专题,介绍中国共产党肥东地方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5-1949.10),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
不忘初心,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牢记使命,加快建设大富美强现代化东部新城进程。新时代新征程,肥东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定将发扬光荣传统,当好红色传人,着力实现“千亿GDP、百亿财政收入”的目标,开创肥东更加辉煌的明天。
★1926年
冬,中共北乡支部在造甲店成立,崔筱斋任支部书记,成员有胡济、曹广化,直属时在上海的党中央领导。
★1927年
9月党的八七会议后,曾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共产党员童汉章(肥东人),奉党的指示回到合肥开展建党工作。
年底,中共合肥特区委建立,童汉章任特区委书记,随着国民党加紧对城市的反动统治,党组织活动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合肥党组织分别派张建云、谷隅三、崔筱斋、张伯平(肥东人)等党员到合肥西乡、南乡、北乡和东乡(今肥东地区)开展活动,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
★1928年
秋,共青团滁县界牌集支部建立,书记李模中,组织委员裴海萍(肥东人),宣传委员张盛照,青年委员孙萍初,支部直属团江苏省委领导。
★1929年
秋,共产党员周味韶受合肥党组织的指派,从肥西雷麻店来到众兴一带开展活动,同年12月,发展并介绍孙子模加入中国共产党。
冬,中央至鄂豫皖交通中心站设立于店埠镇北头一家杂货店,隶属中央交通局领导,中心站下设正阳关、舒城、潜山、六安4个分站,该站后因叛徒告密,负责人被捕或牺牲,遂停止工作。
★1930年
5月,东乡党支部成立,书记孙子模,党员何守圣、罗帮道、陆志远、郑默奇、龚建平等人,属中共合肥县委领导。
★1931年
3月,东乡党支部改为东特支部,书记孙子模,组织委员郑默奇,宣传委员陆志远,有党员十五六人,属合肥中心县委领导。
★1932年
4月,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造甲店的双河集组建了200余人的赤卫队,举行了农民暴动,开展扒粮斗争。有数千农民群众参加了扒粮活动,斗争前后持续了七八天。后遭到国民党合肥县政府调集大批正规军队和地方民团的镇压。许多村庄被烧,一批革命群众被捕,崔筱斋被捕后在下塘集被杀害。
8月,由于合肥中心县委遭破坏,东特支部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部分人员离开了家乡,支部工作停止。
★1935年
2月,石塘桥东北一带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农民武装暴动,石狮黄、长岗崔、施集、张集、黄疃、李九三、龙山等许多村庄都有农民参加,龙山大袁坝一战,消灭县保安队及胡载之部几十人,并包围了栏杆集胡载之圩子。因天下大雨,圩子未打开,后国民党派两个团来“清剿”,参加暴动人员才撤散。整个暴动历时半个月。
★1938年
5月,日军集结了2000多人,由巢县分两路向西推进。11日,日军一部占领了龙泉山、方山、双山口、白马山高地一线。12日,日军一部六七百人从巢湖北岸越过巢合边界,占领了六家畈、长临河、撮镇。13日,日军又占领了店埠等地。14日,合肥沦陷。
9月,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奉命向皖东地区挺进抗日,越过淮南铁路进入肥东梁园一带,在石塘桥与东北流亡抗日挺进纵队会合。会合后即在肥东、巢县、全椒一带开展抗日活动。
12月,为了扫除抗日障碍和打开皖东抗战局面,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在团长周骏鸣和参谋长赵启民的指挥下,包围了盘踞在龙城数年的土顽葛传江据点,八团以两个营包围据点,1个营从侧面打击,阻其退路,1个营为预备队。4个营协同作战,紧密配合,给土顽狠狠打击。葛传江见势不妙,带着残兵向西逃窜。此战共俘敌46名,其中土顽队长1人,毙伤30余名,缴获步枪46支、手枪3支、马3匹。
★1939年
1月,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参谋长赵启民率领一营攻打三十埠刘沟沿圩子刘孟乙据点。圩内敌人无一逃脱,除击毙外,生俘刘孟乙及其参谋长以下100余人,缴获步枪100余支、机枪1挺。
2月,日伪军组织七八百人,向驻在东山口附近的四支队八团进攻,企图一口吃掉八团。八团三营以长矛、大刀和手榴弹顽强阻击,连续打退敌人3次冲锋。此时,二营从浮槎山插向东山口断敌后路,一营由军高、吕家塘插到庙子岗,进行侧击。激战一天,打退敌人进攻,毙伤日伪军150余人,打死战马6匹。此战极大地振奋了肥东人民的抗日斗志。
2月,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参谋长林英坚获悉驻合肥、店埠、撮镇的日伪军将于农历年三十“扫荡”梁园,即率所部100多人和八团七连连夜赶到梁园南25公里的邓岗村,埋伏在公路两侧伏击敌人。早饭后,日伪军200多人从店埠向梁园进犯,进入埋伏圈时,设伏部队迎头痛击,打得日伪军人喊马叫,乱作一团。当日伪军重整队伍企图反扑时,设伏部队已及时撤出战斗,无一伤亡。
2月,四支队七团、九团和手枪团先后从舒城、庐江、六安等地东进到肥东境内,部队分布在青龙厂、白龙厂、肖家圩、肖凤集等地,进行抗日斗争。
10月,为应对国民党政府军队的军事“摩擦”,中共鄂豫皖区党委随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从庐江东汤池转移到肥东青龙厂、定远大桥一带。
12月,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在青龙厂成立,涂中庸任中心县委书记,时生任组织部长,张文虹任宣传部长,何绪荣任军事部长,属苏皖省委领导。
★1940年
3月,为适应反“扫荡”、反“摩擦”和创立抗日根据地的需要,江北游击纵队奉命将所辖的3个大队分别改编为新七团、新八团和新九团。其中新八团是以第二大队为基础,加上肥东各地的游击队和寿县方和平游击队,驻扎在青龙厂褚老圩子。
3月,顽保安团和土顽谢黑头,乘国民党一三八师、一七一师和顽第十、第十二游击纵队进攻津浦路西地区之机,围攻青龙厂褚老圩和徐庄圩的新四军新八团。新八团副团长黄元庆指挥两个连与土顽激战一天,后在新七团的策应下,毙伤顽100余人,于黄昏转移到吴家圩一带。
5月,合六区抗日民主政府在古城成立。区长周佐臣,区大队长王化文。合六区下辖古城、广兴集、响导铺、王子城、刘兴集等乡。
★1941年
4月,桂顽一三八师因在津浦路西损失较大,调回大别山地区休整。津浦路西地区的斗争形势有所好转。津浦路西省委和各县抗敌联防办事处决定,在广兴集成立中共合肥县委、合肥县抗日民主政府。
6月,为巩固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二师六旅对谢家圩子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围攻。谢家圩子分老圩和新圩,还有油坊户、谢六巴圩等外围据点,为土顽谢黑头(谢少臣)盘踞。六旅调集全旅部队加上一些地方武装部队,以十七团、十八团的9个连为主攻,十六团阻击古河方向的援兵。经过数日战斗,攻克了谢家圩子的外围据点。7月13日,国民党皖东行政督察公署(驻古河)专员李本一率第十游击纵队刘子清部的两个大队、五一二团两个营以及保安八团等地方武装,分三路赶来救援,15日,六旅与国民党的救援部队对峙一天后即撤出战斗。谢家圩子战斗历时15天,战斗12次,共毙伤土顽180余人。
★1942年
4月,新四军二师六旅十八团一个连于青龙厂徐庄圩附近,全歼从埠里出来骚扰的一个伪军中队,俘中队长以下70余人,缴获轻机枪两挺、长短枪50多支。
7月,新四军六旅十八团配合四旅十团再次发起攻打谢家圩战斗,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俘顽定远县县长谢少臣(谢黑头)以下123人,毙伤24人,缴获轻机枪4挺、长短枪133支。
10月,国民党桂系部队开始大调防,准备再次进攻津浦路西地区。新四军二师师长罗炳辉率师司令部人员及两个直属队从津浦路东到达津浦路西。并组成了野战指挥部,将津浦路西的武装部队进行了调整编组。除四旅原在津浦路西外,六旅也全部调津浦路西。11月下旬,桂顽第一七一师全部及第十游击纵队二支队进犯津浦路西中心区藕塘,并烧毁了藕塘镇,向大赵家进攻。新四军二师主力将其击溃。在桂顽撤退过程中,四旅十团先在徐小集、广兴集之间伏击,桂顽伤亡重大,并追到官塘集,攻克陈集。其时,鸡鸣桥、古城集、王子城、广兴集各据点顽军出援,六旅十八团配合四旅将出援之顽保六团全部击溃。此战共持续了10余日,毙伤顽营长以下近千人,保六团团长被俘。
★1943年
2月,巢湖独立团改为巢湖支队,下辖3个大队,一、二两个大队主要活动在巢北地区,三大队主要活动在巢南地区。巢湖支队属新四军七师领导。
春,巢北支队进入巢北地区开展活动后,迅速打通了巢湖之滨的周家疃经山王、西山驿、店埠、磨店到青龙厂长约150里的交通线,以西山驿为中心,在山王附近的朝南袁村建立了巢合交通情报站,林康任站长兼支部书记。在撮镇设立情报联络点搜集敌情,在磨店西岗头设立交通点,负责店埠至青龙厂之间的交通。此条交通线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5月,磨店区(合五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李隐之、孙子模先后任区委书记,童修怀、王焯先后任区长,史建民任副区长。磨店区始属中共巢合庐中心县委,后属中共巢合县委领导。
★1944年
5月,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决定成立巢合办事处,驻青龙厂附近的小邢岗,下辖巢二区、巢三区、西山驿区、店埠(磨店)区、吴店区和西黄区。
7月,活动在西山驿地区的巢北支队二大队宣济民的指挥下,破坏了石塘至马站敌人的军用电话线,桂顽从古河调来1个炮兵团,从柘皋调来1个保安团,从石塘派出1个连,加上部分土顽,分别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二大队驻地西山驿张许村包抄,企图围歼二大队。二大队在宣济民的指挥下,分两路向大横山突围,与桂顽周旋于大横山。后安全转移到巢北支队司令部驻地青龙厂地区。二大队副大队长和5名战士不幸牺牲。
★1945年
4月,淮南津浦路西反顽战役(黄疃庙战役)在肥东境内的王子城、黄疃庙地区打响。新四军参战的部队:二师四旅全部,五旅一部,六旅十八团,津浦路西军分区,三师七旅全部,七师一部。整个战役由淮南津浦路西野战司令部指挥,谭震林为指挥,彭明治为副指挥。战役从新四军十五团包围王子城战斗开始,经过了王子城战斗,大、小鲁庄战斗,第一次黄疃庙战斗,上、下何家战斗,围歼八斗岭,大塘赵战斗,第二次黄疃庙战斗等,历时6昼夜攻克了王子城、八斗岭、鸡鸣桥、古城集、广兴集等敌人据点,俘顽1300人,歼顽2300余人,缴获迫击炮5门、轻重机枪40挺、长短枪1100余支,新四军伤亡人数达2500余人,此战役给桂顽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桂顽夹击新四军七师的企图,打通了二师、七师的联系,巩固了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
7月,桂顽一七二师五一四、五一六两个主力团以及定远、合肥两县的自卫队围攻了巢北支队白龙厂的驻地。担任守备任务的是巢北支队一大队三连,全连七八十人,苦守六天六夜,后在二师五旅和六旅4个团兵力的增援下,击退了桂顽的进攻,守住了白龙厂,保证了新四军二师、七师交通联络的畅通。
8月,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部队和地方武装开始向淮南地区的日军发动强大攻势,沿淮南铁路向日伪据点及蚌埠、合肥等城市进攻。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946年
5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以第四十八军为主力,集中9个兵团分7路向津浦路西大举进攻。津浦路西的党政机关在第六旅的掩护下,分批撤到津浦路东。
★1947年
2月,淮东工委成立,书记孙祝华,副书记崔又民,委员刘贵富等,淮东工委主要活动范围是淮南铁路东部地区。
6月,以吴万银为书记,李刚、方茂初、王光前、宣醒民为委员的巢北工委成立。工委下辖3个大队。
★1948年
3月,程明远带领干部队俞步门、吴振胜等13人,随孙仲德的三野四纵南下先遣支队到达下塘集附近。孙仲德、程明远指示俞步门、吴振胜等留在青龙厂地区坚持斗争。5月,成立了合四区,俞步门任区委书记,吴振胜任区长。7月,组建区大队,吴振胜兼区大队长,陶有根任副大队长,恢复建立了青龙、元疃、陈圩、白龙、商冲、吴店6个乡政权。
8月,肥东办事处成立,宣质斌任办事处主任,隶属江淮四地委、专员公署。先后建立了长临河、西山驿、肥南(大兴)、城南、店埠、石塘等区。
12月,为迎接解放大军南下,谭启龙、李步新率先遣纵队到达肥东地区,在草庙打掉土顽王柱东圩子,消灭土顽200多人。王光前、伍群、刘曙、汪立祥等中共全合工委人员也随先遣纵队到达梁园,并成立梁园区。在梁园,中共全合工委、中共肥东北工委共同接收了梁园方德门一个中队的枪支。
★1949年
1月21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解放合肥城,肥东地区全境解放。
2月3日,经江淮区党委批准,肥东县委、肥东县政府在撮镇四大户正式宣布成立,不久县政府迁至梁园,后又迁至店埠。2月底,肥东北办事处、全合县政府撤销,所辖原合肥地区的区乡连同人员划归肥东县,肥南区划归肥西县。至此,肥东县辖店埠、石塘、古城、梁园、白龙、双墩、草庙、造甲、西山驿、王子城10个行政区。7月后增添长临河区。
2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解放大军云集巢湖地区,第三野战军七、八两个兵团约十几万人驻扎肥东境内。为了支援部队渡江作战,中共肥东县委、县政府把支前工作作为中心任务。在整个支前工作中,计整修公路185公里,修复和架设桥梁20座,征集军粮1000万斤、马草料5000万斤。全县共动员23万民工,出动挑子127万副、独轮车2040辆、驴子1365头。
3月28日,邓小平、陈毅率领总前委机关进驻撮镇瑶岗村,指挥渡江战役。
4月27日,邓小平和陈毅率总前委、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机关离开瑶岗村,进入南京。

